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五)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一座城市互通工程,工程内容包括①主线跨线桥(Ⅰ、Ⅱ)、②左匝道跨线桥、③左匝道一、④右匝道一、⑤右匝道二等五个子单位工程,平面布置如图5-1所示。两座跨线桥均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其余匝道均为道路工程。主线跨线桥跨越左匝道一;左匝道跨线桥跨越左匝道一及主线跨线桥;左匝道一为半挖半填路基工程,挖方除就地利用外,剩余土方用于右匝道一;右匝道一采用混凝土挡墙路堤工程,欠方需外购解决;右匝道二为利用原有道路路面局部改造工程。
主线跨线桥Ⅰ的第2联为(30m+48m+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其预应力张拉端钢绞线束横断面布置如图5-2所示。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公称直径Φ15.2mm高强低松弛钢绞线,每根钢绞线由7根钢丝捻制而成。代号S22的钢绞线束由15根钢绞线组成,其在箱梁内的管道长度为108.2m。
由于工程位于通过城市交通主干线,交通繁忙,交通组织难度大,因此,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提出总体施工要求如下:
(1)总体施工组织计划安排应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实现互通的各向交通通行任务;
(2)施工期间应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干扰,优先考虑主线交通通行。
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单位编制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中,除了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确定了五个子单位工程的开工和完工的时间顺序外,还制定了如下事宜:
事件一。为限制超高车辆通行,主线跨线桥和左匝道跨线桥施工期间,在相应的道路上设置车辆通行限高门架,其设置的位置选择在图5-1所示的A~K的道路横断面处。
事件二。两座跨线桥施工均在跨越道路的位置采用钢管-型钢(贝雷桁架)组合门式支架方案,并采取了安全防护措施。
事件三。编制了主线跨线桥Ⅰ的第2联箱梁预应力的施工方案如下:
(1)该预应力管道的竖向布置为曲线形式,确定了排气孔和排水孔在管道中的位置;
(2)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采用两端张拉方式;
(3)确定了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顺序的原则和各钢绞线结束的张拉顺序;
(4)确定了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工作长度为100cm。并计算钢绞线的用量。
问题
1、写出五个子单位工程符合交通通行条件的先后顺序。(用背景资料中各个子单位工程的代号“①~⑤”及“→”表示)
2、事件一中,主线跨线桥和左匝道跨线桥施工期间应分别在哪些位置设置限高门架?(用图5-1中所示的道路横断面的代号“A~K”表示)
3、事件二中,两座跨线桥施工时应设置多少座组合式支架?指出组合门式支架应采取哪些安全防护措施?
4、事件三中,预应力管道的排气孔和排水孔应分别设置在管道的哪些位置?
5、事件三中,写出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顺序的原则,并给出图5-2中的钢绞线束的张拉顺序。(用图5-2中所示的钢绞线束的代号“S11~S23”及“→”表示)
6、事件三中,结合背景资料,列式计算图5-2中代号为S22的所有钢绞线束需用多少米钢绞线制作而成?
【参考答案】
1、符合交通通行条件的先后顺序:⑤→③→④→①→②。
【解析】五个子单位工程中,⑤为利用原有道路面局部改造工程,故应最先符合交通通行条件。
其余四个子单位工程中,①和②为桥梁工程,③和④为道路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完成后可作为桥梁工程施工的基础,故③和④优先于①和②。实际上,背景资料中的信息“为限制超高车辆通行,主线跨线桥和左匝道跨线桥施工期间,在相应的道路上设置车辆通行限高门架”,也提示考生在施工桥梁工程时,道路工程已通车。
③和④为道路工程,根据“左匝道一为半挖半填路基工程,挖方除就地利用外,剩余土方用于右匝道一”,可知先施工左匝道一(③)、再施工右匝道一(④)。
①和②为桥梁工程,根据图5-1可知,②在①的上方,故①→②。
2、(1)主线跨线桥施工期间应设置限高门架的位置:G。
(2)左匝道跨线桥施工期间应设置限高门架的位置:G、D、K。
【解析】主线跨线桥施工期间,左匝道一和主线跨线桥立交处须限高。
左匝道跨线桥施工期间,左匝道一和左匝道跨线桥立交处、主线跨线桥和左匝道跨线桥立交处须限高。
3、(1)应设置3座组合门式支架。
(2)组合门式支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①门式支架的两边应加护桩;
②门式支架夜间应设警示灯;
③门式支架应设牢固的防撞设施。
④门式支架应设安全网或防护遮盖,保护地面作业安全。
【解析】组合门式支架应设在:主线跨线桥与左匝道一立交处、左匝道跨线桥与左匝道一立交处、左匝道跨线桥与主线跨线桥立交处。
组合门式支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可参考教材P45支架通行孔的安全防护措施:“支架通行孔的两边应加护桩,夜间应设警示灯。施工中易受漂流物冲撞的河中支架应设牢固的防护设施”
4、(1)排气孔应设置在管道的波峰部位。
(2)排水孔应设置在管道的最低部位。
【解析】 “高端走气,低端走水”是市政公用工程中的经典原则。
5、(1)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顺序的原则: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
(2)图5-2中各钢绞线束的张拉顺序:S22→S21→S23→S11→S12。
【解析】箱梁预应力筋束张拉顺序:先张拉纵向束,后张拉横向束。纵向束张拉顺序:先张拉腹板束,再张拉顶板束,最后张拉底板束。顶、底板束张拉顺序为先中间后两边,张拉时应以箱梁中心线为准对称张拉。
6、需用钢绞线长度=(108.2m+1m×2)×15×2=3306m。
【解析】注意本题让考生求解的是所需钢绞线的长度,而不是钢丝的长度;若求解钢丝的长度,还需要再乘以7。